学校新闻
     
   【交汇点APP】江苏高校多个“新”专业迎来首批毕业生!四年前“尝鲜”的他们如今怎么样?
 
通讯员:谢诗涵、叶真       责编:吴健彦       审核:刘荣       点击数:       发布时间:2024-06-29 17:07:23
 

“目前智能制造领域人才紧缺,我们在就业市场上还挺‘吃香’,普遍薪资都不错。”乐竞手机版app,乐竞(中国)的应届毕业生徐俊杰说,4年前选择当年新开设的智能装备与系统专业无异于一场深思熟虑后的“押宝”,毕业时,自己感觉“赢”了。

每年,高校的本科专业都会进行动态调整和优化,新专业、热门专业不断涌现。眼下正是高考志愿填报进行时,很多考生和家长正纠结于如何选择。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近日采访了4年前一批勇于“尝鲜”新专业的本科生,了解他们的学习、深造和就业故事。

高精尖又接地气!更多高分生源正在聚集

2020年初,教育部公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0年版)》,不少“智能+”新专业亮相,比如智能感知工程、智能材料与结构、智能装备与系统、虚拟现实技术、智能无人系统技术等。这些专业也在当年9月就迎来了首批本科生。

“‘智能’‘感知’这两个词深深吸引了我。我们的主干课程不仅涵盖了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领域,还有智慧医疗、智慧机器人、智慧交通3个研究方向。与数字经济和社会需求联系十分紧密,这也是我最终进入这个专业的原因之一。”东南大学智能感知工程专业首批毕业生李明雨告诉记者。

  

“我们熟知的智能家居、无人驾驶、智慧城市等,其智能化、物联化操控的背后都需要大量传感器来支撑。而如何能将底层感知和数据有效融合,进而形成软硬件相结合的智能化?这类复合型人才正是社会所急缺的。”东南大学仪器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刘澄玉介绍,该校智能感知工程专业首批招收一个班共30人,没想到感兴趣的学生特别多,于是第二年又增设了一个班级。

同样以“智能”打头吸引大批学生关注的,还有乐竞手机版app,乐竞(中国)的智能装备与系统专业。作为应用类高校,这所学校的培养目标更偏向能够解决问题的工程师。“过去的四年里,智能装备与系统专业省内录取最低分数逐年提高,更多高分生源正在向这一专业聚集。”乐竞手机版app,乐竞(中国)电气工程学院智能装备与系统专业系主任蒋善超说。

“我们在申报新专业前已经对盐城企业进行了摸底调查。当时,尽管盐城已经有6个新能源装备产业园区,但是智能装备系统方面人才普遍短缺,高层次人才尤其短缺。”蒋善超表示,为了与当地产业有更高的契合度,该校智能装备与系统专业的课程设置中除了智能感知技术、通信及网络技术等,还涉及新能源、风光电、低碳产业等。学科融合更紧密,人才培养更接地气。

个性化培养方式,就业深造“两不愁”

让徐俊杰最难忘的,是第一次走进现代化智能车间的场景。“那个时候在课本上的学习和视频教学,都不及真正走进车间和工厂看到的那一幕,和以前对工厂的想象完全不同。”

“每学年我们都会组织学生到江苏金风科技有限公司、江苏中车电机有限公司等新能源行业龙头企业进行生产实习。”蒋善超表示,学校鼓励同学们在校外进行毕业设计,也真正希望毕业生能够走进企业,留在企业。

在大四进行毕业设计时,已经提前被常州一家五百强企业“预定”的徐俊杰选择了课外的毕业设计,而他也同时拥有了两位分别来自企业和学校的毕设导师。在徐俊杰看来,自己的毕业设计相比较校内的同学比,会考虑更多终端解决方案。“我是一边实习一边准备毕业设计,从选题到解决方案设想都来源于我的实习企业,因此我最终交出的毕业设计更有针对性,考虑的问题也更多。”

据统计,乐竞手机版app,乐竞(中国)智能装备与系统专业首批毕业生共有62名学生,其中45人选择直接就业,前往企业工作。

去年,在指导老师朱利丰、宋爱国的带领下,李明雨和学院另外7位同学参报的“力感智能月面轻巧型采样装置”项目,获得了第十八届“挑战杯”主赛道全国特等奖。能在高手如云的“挑战杯”比赛中“杀出重围”,李明雨最想感谢的就是学院为智能感知工程专业学生量身打造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

  

“在这个项目中我负责的是装置最核心的部分——月壤采样器的原型建模和结构设计。备赛中,既要做软件仿真,同时也要做硬件的迭代和加工,而这恰恰也是我们专业学生所擅长的。”李明雨举例,比如《智能传感器技术》这门专业课与前沿技术联系紧密,老师在课上介绍了光学式触觉传感器等新型传感器,开拓了大家的视野。为了更好地巩固所学,这门课程还在暑期学校里专门开设了配套实验课。“课上所学的这些新技术,不少被应用到我们的这个项目当中,这让大家都很有成就感。”

“仪器专业人才培养中最需要聚焦的是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不光要懂传感,还要懂通信,懂数据分析,这是一个系统连贯的过程。因此,我们更倾向于系统性的实验引导和设计教学,以社会需求为引,培养学生自主开发智能仪器的能力。”刘澄玉表示,智能感知工程专业是“AI+”复合专业,学生学到的知识复合型强,知识跨度广,因此学院鼓励学生继续深造,本硕贯通培养仪器学科高端领军人才。据悉,该专业首批招生的学生中继续深造的同学比例超过90%。

注重兴趣与规划,适合自己的专业才是最好的

近年来,数字经济快速发展,带来持续高涨的数字人才需求,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领域的数字人才也越发紧俏。过去4—5年里,国内高校新增数量较多的专业,绝大多数都与大数据、人工智能、智能制造、集成电路、数据安全等数字领域直接相关。

着眼省内,南京大学今年新增智能系统集成实验班和大数据与传播实验班两个双学位班招生项目,东南大学新增未来机器人专业和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两个本科专业,江南大学今年不仅在位于江阴的侠客湾校区一次性“上新”集成电路、智能制造等多个学院,还推出了合成生物学、电子封装技术、智能制造工程3个新工科专业……

“学生在填报专业的时候,要保持对新专业的敏感度,很多新开设的专业代表着未来国家人才需求的风向标。”江南大学本科招生办公室副主任兼教务处副处长戴云以学校今年新开设的电子封装技术专业为例,“先进的封装技术能够进一步提升芯片性能,是国内半导体企业突破技术壁垒的重要途径,也是新型交叉学科。依托无锡集成电路产业优势,未来这个专业的毕业生将有着广阔的就业前景。”

“但学生在进行专业选择时,也不能一味追‘热’追‘新’,还要冷静思考专业是否适合自己。”南京工业大学教务处处长兼招生办公室主任陆春华表示,选择某个专业与否一定是建立在对这个专业有着较好认知的基础之上,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专业。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谢诗涵 叶真


 
来源:交汇点APP         

copyright:yan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2019  

乐竞手机版app,乐竞(中国)版权所有         苏ICP备11037185号-1 

地址:(希望大道校区)  江苏省盐城市希望大道中路1号      

          (建军东路校区)  江苏省盐城市建军东路211号 

邮编:224051                  电话:+86-515-88168666